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4-02 07:20:22 浏览次数:
1、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随着减税降费进程的逐步推进,政策变动也将逐渐趋于稳定,然而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总的方向都是在为企业减轻负担。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的时候可以不用再过度关注企业税负成本问题,能够更加开放地去进行考虑宏观决策,在制定长远规划时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去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优惠政策适用。以增值税中对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为例,尽管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进一步放宽,简易计税范围也有所扩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在简易计税的情况下都可以减轻自身税负。对于可以选择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而言,在选择简易计税后意味着不可以抵扣相关进项。简易计税方法虽然可能短期内税负较低,但其不可抵扣的进项税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拉低企业利润额,若企业处于增值税链条中的初始环节,可能无法取得能够抵扣进项的增值税发票,不存在大量进项税额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若企业处于增值税链条的后续环节,能够取得其大部分成本相关的进项,这种情况下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往往是更加合适的选择。只有当按简易计税征收的应纳增值税低于按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增值税时,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更为合适。而对于那些进项较少的一般纳税人而言可以选择转换纳税人身份或者适用简易计税办法。
2、关注纳税成本变化,做好财务核算
企业在进行专利运用的时候要充分做好成本核算,比较自行研发或是外购专利时可能发生的相关成本,并要权衡两种方式的利与弊。选择外购的方式可以取得相关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水平,但外购的专利针对性相较于自行研发的而言可能相对较弱,且跟随企业发展计划变通的灵活性相对较低。自行研发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企业今后改变发展方向时也可及时完善,但不能忽视研发时发生的相对高昂的成本并要承担可能的研发风险。
距离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来解决人力成本进项税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就目前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智力型员工的工资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来提升利润收益。不妨考虑降低员工的部分工资,增加员工合理费用报销额度,这样一是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二是可以降低员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员工实际可获得的收入,稳定员工情绪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与此同时,希望国家能够尽早出台有关人力成本进项税抵扣的相关政策,切实地为智力密集型产业减轻税收负担,提升相关企业获得感,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
3、重视减税执行程序与要求,做好财务人员培训
由于目前出台的税收政策密度较大,涉及的税种也较为广泛,所以在执行中可能会给企业的财务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企业的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相对较为繁杂,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研读现行的法规文件,故而往往对新的法规文件只是略知一二,很难吃透其中内涵的政策精神,进而不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好相关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红利。财务人员对一些政策法规在执行中遇到难题和疑惑时,通常找不到合适的咨询渠道,导致咨询过程受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依靠相关基层税务机关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之外,企业也应尽可能地多组织一些针对新政策法规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企业应督促财务人员尽快熟悉减税降费政策具体内容以及税法精神,以保证用更加端正科学的态度面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同时,要根据企业所需的各项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知识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避免因为能力不足或经验不足导致财务管理的改革陷入困境的情况发生。
好得灵工,好得科技旗下的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创客、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税筹优化、社保优化、个税优化、用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