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涉税风险的具体防控思路

发布日期:2020-04-10 07:13:47 浏览次数:

1、选择正确的计税模式,实现营改增的顺利过渡
 
结合建筑业的实际缴税操作不难看出,由于使用计税模式的不当,大大增加了涉税风险。鉴于此,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涉税风险,加快建筑业全面营改增的顺利过渡,选择正确的计税模式至关重要,同时,要结合相关政策法律制度对采用的计税模式进行核查,避免一些建筑企业趁机偷税漏税。针对选用简易计税模式的老建筑项目,要注重《建筑施工许可证》原件中合同开工日期与时间真实性的核查,甚至可以从建设局、规划局等第三方独立机构获取真实有效的佐证材料。当然,关于清包工、甲供材等方面采用的简易计税模式也需要在协议上明确材料采购权责,避免出现物料、设备成本重复列支的可能,这也是对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计税模式选择的核查内容之一,能有效避免人为的混淆使用,按较低的税率缴纳税款,以降低企业税负。
 
众所周知,在建筑业营改增的实施中,提出了相适应的计税金额允许扣除分包款的政策,为营改增的顺利过渡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分包款扣除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自然是核查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采用简易计税模式的老项目以及跨地区建筑服务的差额征收上,更应进行实地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筑企业取得的分包款扣除凭证的有效真实,避免特定时间节点后依然将营业税发票作为异地预缴税款扣除凭证的情况出现 ;增值税发票上是否有明确具体的建筑服务所在地和项项目 ;是否有单独核算、重复、混淆扣除分包款的问题。
 
而对于建筑业中选择一般计税模式的企业,重点核查提交的进项发票是否符合营改增相关政策的抵扣要求,是否严格按照进项税额在应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集体福利上不予抵扣的比例进行准确的划分,是否将建筑企业非正常的损失视同销售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就目前建筑业而言,只有在相关政策制度的指引下选择正确的计税模式并进行严格的核查监管,才能做好营改增的涉税风险防控工作,实现营改增的顺利过渡。
 
2、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营改增监管,降低涉税风险
 
随着营改增在建筑业的全面实施,涉及到的项目环节愈加复杂,为不少企业偷税漏税提供了机会,为了加强营改增涉税风险防控,引入信息化监管模式势在必行,以期从建筑合同签订、款项收付、项目开工时间、完成进度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实时的动态监管。这样能够为建筑业企业营改增阶段正确计税模式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凭证,严格关注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确保建筑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后及时计算并缴纳税款,避免通过将预收款项挂在其他账户的方式来逃避增值税的缴纳,或是将建筑工程款作为预收款进行预缴以取代正式纳税的情况。当然,为了尽可能掌握建筑企业的账户情况,需要引入信息化手段、采用主流项目管理软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对比建筑企业的财务数据,从源头上防控涉税风险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同工商部门、银行部门、建设局、国土局等的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更多的横向联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建立与实际征管相符的数据仓库与风控模式,不断推进与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合作,加强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的风险评估与稽查,全面提升税务工作效率,降低营改增涉税风险。尤其是对于小规模建筑纳税人专用发票的领用和开具要重点关注,进行实时监控以遏制虚开专用发票偷税、漏税的行为。
 
3、关注税务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工作
 
营改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但会增加建筑业营改增的涉税风险。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容错机制,针对税企双方存在争议的情况,尽可能按照有利于纳税人的原则进行处理,对不是主观或恶意导致的、需要补征税款的情况,采取减少或免除滞纳金的方式予以补偿,从而降低营改增政策推行的摩擦。对建筑企业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最新的营改增政策制度,及时进行税务工作的调整,做好营改增涉税风险防控工作。
 
好得灵工,好得科技旗下的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创客、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税筹优化、社保优化、个税优化、用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