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的用工特征:任务化

发布日期:2020-01-08 02:08:08 浏览次数:

通过灵活用工平台的运行机制不难看出,劳务提供者在确认接单前和任务完成后,并不负有按照平台企业发送的订单信息提供劳务的义务,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通过每次的接单任务得以实现,呈现独特的“任务化”模式。具体来说,零工经济的任务化用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释。
 
1、零工经济的目标是实现按需劳务
 
“按需”提供劳务是零工经济的主要目标,即劳务需求者和劳务提供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供需匹配,劳务提供者可以根据相关主体在网络平台上发出的劳务“需求”,提供相应的“供给”。例如,网络专车司机根据乘客的需求提供运输服务,网络送餐员根据平台发布的订单任务信息提供送餐服务。这些用工模式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平台企业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资源,通过精确的信息对接技术,根据劳务需求进行任务匹配。平台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最大化减少了冗员的问题,提高了劳动力与市场需求的配置效率。
 
2、零工经济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
 
与传统的零工方式不同,互联网技术是零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手机移动软件、网络平台等,劳务的需求信息可以实现即时性和远程性的匹配,突破了非网络模式下劳务需求匹配的非即时性等问题。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平台企业能够实现精准的劳务需求定位,并通过软件客户端来传递相关的任务信息,无需劳务提供者在固定的工作场所接受工作的安排。正如阿鲁·萨丹拉彻(ArunSundararajan)教授认为,在分享经济催生的新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方式变得更加精确和有效,劳动力的即时供给成为现实,许多工作任务被外包给数字平台的劳务提供者。瑏瑨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让平台企业拥有了广泛的不特定的劳务提供者,实现了人人皆可为平台企业工作的可能,极大满足了企业用工的外部数值灵活性(ExternalNumericalFlexibility),即企业能够根据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雇员数量,这降低了平台企业对“固定岗位+特定劳动者”用工模式的需求,转为采用“不特定市场劳务需求+不特定劳务提供者”的用工模式。因此,虽然“零工”本身并非是新出现的灵活用工形式,但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劳务需求即时性对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使得该用工方式能够广泛进入传统服务行业,最大化地实现用工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性。
 
3、零工经济的用工匹配具有间歇性
 
在零工经济下,劳务提供者与劳务需求者之间的匹配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临时性。劳务提供者在平台软件上实现劳务需求匹配后开始工作,在满足劳务需求之后结束工作,前后任务之间具有间歇性,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劳务提供者与具体的劳务需求者之间并未建立持续的、固定化的用工与被用工关系,例如,在互联网专车模式下,司机与乘客仅在订单期间存在合同关系;另一方面,劳务提供者与平台企业在形式上也并不具有持续的用工关系,按照上述平台企业的规则,劳务提供者仅在订单期间与企业保持合作关系。由于不同任务之间存在不确定的时间间隔(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导致按需匹配在时间上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因此,零工经济的用工方式可总结为: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以按需劳务为目的、具有间歇性的任务化用工。“任务化”是零工经济最为主要的用工特征,是零工经济满足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需求的关键点。平台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按需劳务划分为单次任务进行随机分配,这极大提升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好得灵工,好得科技旗下的灵活用工平台,为企业、创客、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税筹优化、社保优化、个税优化、用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TOP